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FL 1500                                           CB 20620—2018

舰船建造过程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分析和隐 患排查要求

RiSk assessment and hidden danger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COnflned SPaCe OPeratiOnS in ShiPbUiIding PrOCeSS

・金泰达

图书管理专用章

2018-12-28 发布

2019-03-01 实施


010-529803150007060315JI

(刮)内置防伪码

JI品标眾蓮防仿冒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船舶行业标准

舰船建造过程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分析和隐患排查要求

CB 20620-2018

*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出版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0

邮政编码:100081

网址:www.shipstd.com.cn

电话:010-62185021

船舶标准化研究中心发行

版权专有不得翻印

*

开本880X1230 1/16印张0.75字数6.76千字

20193月第120193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300

船标出字第2019051号   定价53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幾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吉洪文、王靖瑶、匡文琪、李倩倩、杨洪杰、袁鑫。

编制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监督有限空间作业部门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进行现场监督检査,发现违章操作时,有权停止作业。

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审批。


舰船建造过程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分析和隐患排查要求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舰船建造过程中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职责、管理要求、风险分析、隐患排查等。 本标准适用丁舰船建造过程的中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风险分析、隐患排查工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

GBZ/T 205—2007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GB/T 3805特低电压限值

GB 3836. 1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 8958—2006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CB 20617舰船行业安全风险评估、危险源管理和隐患排查基本要求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2013218日安监总局令第59号发布 2015529日安监总局令第80号令修正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有限空间 COnf i ned SPaCe

仅有1个〜2个人孔,即进岀口受到限制的密闭、狭窄、通风不良的分隔间,或深度大于1.2 In封闭 或敞口的通风不良空间。

4管理职责

4. 1. 2

4. 1.3

4. 1.4 4.2工艺技术部门

4.2.1识别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有限空间,列出清单并将识别结果交送作业部门。

4.2.2在工艺技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清单。

4.3有限空间作业部门

4.3. 1

4. 3. 2

4. 3. 3

按企业相关规定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审批申请工作。

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负责有限空间作业中的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识别本部门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风险,编制隐患排查清单并制定控制措施。

做好作业前、中、后的安全检查管理工作,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业。


4. 3. 4 4.4生产保障部门

4. 4.1提供有限空间作业必备的通风、照明等工具。

4. 4.2在必要时,提供有限空间应急救援工具。



4.5培训管理部门

O

4. 6审批人员

4. 6.1审批人员在签字前,应了解和掌握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各类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安全防 范措施要求,并负责防范措施的督促落实。

4.6.2审批人员应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培训情况进行抽查,对培训不到位的作业应及时停止,重新进行 安全培训。

4.7作业人员

4. 7.1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 7.2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接受现场项目负责人的岗前安全交底,孰悉防护措施和应急 措施。

4. 8检测人员

4. 8.1检测人员在检测前,应了解存在有毒物质或含氧量异常的基本情况。

4.9监护人员

4.9.1监护人员应须熟知作业场所的结构及环境,应接受现场项目负责人的岗前安全交底,掌握基本 的施救知识和方法,监护人应认真履行监护职责,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4.9.2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5管理要求

5.2           ————



企业应当建立有限空间作业管理相关文件。

有限空间管理文件应包含以下内容:

1)

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检测人员、审批人员、应急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要求;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

5. 3

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

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


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其他内容。

有限空间涉及从业人员应符合以下要求:

D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年满18周岁,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

6风险分析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分析依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f


...


GBZ/T 205—2007;

GB/T 3805;

GB 3836.1;

6.2安全风险分析程序及要求

6.2. 1安全部门和作业部门应依据CB 20617中的相关要求,编制企业级和部门级“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6.2.2有限空间作业所属工段/班组应成立安全风险分析工作小组,根据安全风险分析依据,结合有限 空间作业过程,选取合适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依据作业部门“安全风险因素分析表”和CB 20617中 的相关要求,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工作,并将结果填写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分析表并提 交作业部门。

6.2.3作业部门应联合安全部门、技术部门等相关部门,对有限空间作业所属工段/班组提交的有限空 间作业安全风险分析表进行讨论,确认风险分析对象、安全风险分类、安全风险因素、安全风险原因、 安全风险危害、相应措施和风险等级等相关内容,并将确认后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分析结果提交安 全管理部门汇总。

6.2.4作业部门应依据确认后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分析结果,组织相关作业人员开展安全风险分 析教育培训。

6.3安全风险分析清单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分析清单应包含安全风险分类、安全风险因素、安全风险原因、安全风险危 害、相关措施和风险等级等内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分析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分析清单

序号

安全 风险分类

安全风 险因素

安全风险原因

安全风险

危害

相应措施

1

基础

管理

管理

因素

企业未制定冇限空间安全 管理相关规定

中毒、窒息、火灾、 爆炸、触电、淹溺

制定有限空间管理文件,文件应包含部 门及相关人员职责、审批程序及要求、 安全要求、应急要求等

2

管理 因素

未在有限空间相关安至管「 理规定中写明相关人员的 安全生产责任

中毒、窒息、火灾、 爆炸、触电、淹溺

在有限空间相关安全管理文件中写明相 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3

管理

因素

企业相关文件未对有限空 间作业审批做出要求或要 求不明确

中毒、窒息、火灾、 爆炸、触电、淹溺

企业在有限空间相关安全管理规定中对 审批做出相关要求

4

管理

因素

企业未在相关制度中明确 建立有限空冋台账的要求 或相关部门未执行相关规 定

中毒、窒息、火灾、 爆炸、触电、淹溺

企业在相关制度中明确建立有限空间台 账的要求,相关部门应对涉及人员进行 培训并严格执行文件要求

5

管理

因素

作业外包时,外包单位无 无相关规定或有相关规定 未执行

申毒、窒息、火灾、 爆炸、触电、淹溺

企业在相关制度中明确作业承包单位的 资质,相关部门监督审核执行情况


CB 20620—2018


序号

安全 风险分类

安全风 险因素

安全风险原因

安全风险 危害

相应措施

6

警示 标志

-夫的

因素

未设置有限空间警示标 识,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 入

中毒、窒息

D 应设置有限空间警示标识,防止未 经许可人员进入;

  • 2) 有限空间的进出口应设置看板,经 过气体检测和状态(通风、照明、 通道)检查后,作业部门插好“允 许进入”标志,表明“允许进入”:

  • 3) 作业完成后,应负责将“允许进入” 牌子撤销:

  • 4) 若有限空间有多个入口的,每个入 口均需挂牌

7

人的

因素

作业结束时,未将“允许 进入”标志牌撤销

中毒、窒息

加强教育培训及现场巡查,作业结朿时, 应将“允许进入”标志牌撤销

8

作业

审批

人的

因素

审批人员未识别出作业存 在的所有风险

中毒、窒息、火灾、 爆炸、触电、淹溺

审批人员经过相关培训,熟悉作业环境 和作业流程,对作业现场进行全面的了 權壬掌握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所有风险

9

人的

因素

作业时间未按审批单批准 的时间进行

中毒、窒息、火灾、

爆炸

加强教育培训及现场监督管理

10

人的

因素

未经批准进入仃限空间作 业

中毒、窒息、火灾、 爆炸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均需审批,企业应根 据实际情况确定审批人员

11

监护人

管理 因素

•存限空间作业未设置监护

中毒、窒息、火灾、 爆炸

在管理文件中明确相关要求,加强教育 培训及现场监督检査,有限空间作业应 设置监护人_____________

12

人的

因素

作业人员、监护人员与审 批单不一致

中毒、窒息、火灾、 爆炸

在管理文件中明确相关要求,加强教育 培训及现场监督检查,作业人员、监护 人员应与审批单一致_________

13

人的

因素

监护人员在作业时离开现 场

中毒、窒息、火灾、 爆炸

加强培训和监督检査,确保监护人员在 作业时能够监护到作业人员

14

人的

因素

监护人员不了解有限空间 作业相关知识或不懂如何 施救

中毒、窒息、火灾、 爆炸

对监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加强教育培训和现场监督检查;检 测人员进行检澳f时,应记录检测的 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 息;

CB 20620—20 8

安全

安全风险

序号

安全风险原因

风险分类

1)

2)

气体检测时间过早

D

2)

气体

检测

D

2)

m妻

3)

4)

1)

可燃气体浓度超标

火灾、爆炸

2)

对条件有可能发生变化的,应重新 进行检测或作业人员随身佩戴检 测仪,确保作业环境符合安全需要

有限空间因特殊原因风机被停掉 后,需重新对气体进行检测;

对油轮船舶的拆修,以及油箱、油 罐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气体的浓度 应低于爆炸下限的1%

有限空间作业条件发生变 化未重新进行检测

在管理文件中明确相关要求,加强教育 培训及现场巡査,检测人员应正确穿戴 劳动防护用品

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 低于爆炸下限的10 %;

在管理文件中明确相关要求,加强 教育培训及现场监督检査;

在有限空间内当天连续进行作业, 条件不发生变化的,可根据情况进 行过程抽检;

在管理文件中明确相关要求,对相关人 员进行培训,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在有 限空间条件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检 测

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 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在管理文件中明确相关要求,加强 教育培训和现场监督检査;

中毒、窒息、火灾、 爆炸

有限空间未经通风,检测 人员进入检测

检测人员未检测即填写检 测合格

中毒、窒息、火灾、 爆炸

中毒、窒息、火灾、 爆炸

中毒、窒息、火灾、 爆炸

检测人员未佩戴好防护用

I 1

口口

中毒、窒息、火灾、 爆炸

中毒、窒息、火灾、 爆炸

人的

因素

物的 因素

人的

因素

安全风

险因素

人的 因素

危害

人的

因素

人的

因素

风机停掉后未对气体进行 重新检测


相应措施


人的

因素


部门对有限空间的气体检测合格 后,申请部门或作业区应对借限空 间内的通风、照明、通道的安全状 况进行检査,符合安全要求后,检 查人签名确认

1 (续)

序号

安全

风险分类

安全风

险因素

安全风险原因

安全风险 危害

相应措施

29

作业

过程

人的

因素

进入门或盖在有限空间内 部不易打开的场所时,关 闭了门或盖

中毒、窒息

加强教育培训及现场巡查,在作业人员 进入进入门或盖在有限空间内部不易打 开的场所时,保持门或盖处于打开状态

30

人的

因素

进入危险有限空间或特别 狭小、只能单人进出的空 间,作业人员未系安全绳

中毒、窒息

在相关规定中明确,必要时作业人员系 安全绳

31

人的

因素

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 连接的密闭设备(如油罐、 贮罐等)内部作业时,未 关闭阀门,或者未装好盲 板

中毒、窒息、火灾、 爆炸

加强教育培训及现场巡查,当作业人员 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如油罐、 贮罐等)内部作业时,关闭阀门,或者 装好盲板

32

作业

过程

物的

因素

有限空间通风不良

中毒、窒息、火灾、 爆炸

1) 加强设备及现场检査,保障通风的 有效性;有限空间的氧浓度应符合 GB 8958—2006的规定,短时间作 业时必须釆取机械通风;

2) 在通风条件差的作业场所配备二氧 化碳灭火器时,应将灭火器放置牢 固,防止二氧化碳意外泄出

33

物的

因素

有限空间出入口不通畅

中毒、窒息

在出口不通畅时应设置安全绳或配备通

讯设备_______________

34

环境的 因素

有限空间温度高、湿度大

中暑

应加强通风,在夏季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必要时停止有限空间作业

本表所列风险内容未明确具体的风险等级,企业应根据有限空间作业情况,选取适当的风险评价方法,明确风险等级。

7隐患排查

7. 1隐患排查依据

作业人员、作业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分析清单,将漬单中的安全风险 因素作为隐患排查的依据。

7.2隐患排查的实施

7. 2. 1作业人员应在每次有限空间作业的作业前开展隐患排查。

7.2.2作业部门应在每次有限空间作业的作业前准备阶段开展隐患排查,并应定期组织开展部门级有 限空间作业的隐患排查。

7. 2. 3安全管理部门应监督检查作业部门的有限空间作业隐患排查情况。

7.3隐患治理

7. 3. 1对于发现的隐患,责任人或责任部门应依据CB 20617中的相关要求填写“隐患排查记录表”和 “隐患整改单”,由责任人或责任部门组织落实隐患整改措施。

7.3.2责任人或责任部门完成隐患整改工作后,作业部门应组织本部门或安全部门相关专业人员对隐 患整改情况进行验证收、评估,并将验收和评价结果填写于“隐患整改单”中。

7.3.3责任人或责任部门应每月对有限空间作业隐患排查治理结果进行汇总,并依据CB 20617中的相 关要求填写“隐患排查问题汇总表”。

7.3.4作业部门应在“隐患排查问题汇总表”的基础上,形成部门级隐患排査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并 将统计分析报告报安全管理部门。

7. 3. 5作业部门应根据报告反映的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等预警信息及时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并组 织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评价。

7.3.6有限空间的作业人数应控制在3人以下,对于隐患排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作业部门应及 时将隐患情况报安全管理部门,由安全管理部门按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要求进行治理。

8OCNIOZ9OZ S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