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T 191—2004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的行业标准。

本标准主要对板式换热机组的整机提出需要控制的技术参数和质量指标,关于板式换热器的标准, 应按照GB/T 16409«板式换热器》执行,本标准不再做特别规定。

按照本标准生产制造的板式换热机组符合《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对热力站的规定。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岀。

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建设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城市建设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城市建设研究院、九圆热交换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兰州兰石鲁尔热力工程有限公司、APV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市换热装备总厂、清华同方人环工程公司、 北京硕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太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丹佛斯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荣平、王淮、杨健、信岩、刘涤杰、王志峰、王立新、王兵、俞华伟、史登峰、吴军、 李滨涛.

板式换热机组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板式换热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的型号编制、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 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供热、空调及生活热水等换热系统中使用的板式换热机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00碳素结构钢

GB/T 707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2887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30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T 4942. 2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 5117 GB/T 5657 GB 725L 1 GB/T 8163 GB/T 9112 GB/T 9787 GB/T 12233 GB/T 12237 GB/T 12238 GB/T 12243


碳钢焊条

离心泵技术条件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一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钢制管法兰类型与参数

热轧等边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通用阀门

通用阀门

通用阀门

铁制截止阀与升降式止回阀 法兰和对焊连接钢制球阀 法兰和对夹连接蝶阀


弹簧直接荷载式安全阀


GB 12459钢制对焊无缝管件

GB/T 12668. 2调速电气传动系统 第二部分 一般要求 低压交流变频电气传动系统额定值 的规定

GB 12706. 1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第1部分:一般规定

GB 12706. 2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第2部分:聚氯乙烯绝缘电力 电缆

GB 12706. 3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第3部分:交联聚乙烯电力 电缆

GB/T 12712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

GB/T 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6409板式换热器

GB 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17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T 87管路法兰用石棉橡胶垫片

JB/T 8680. 2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第2部分Y2-E系列(IP54)三相异步电动机(机座 号80280)

JB/T 53058管道式离心泵产品质量分等

CJJ 34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 128热量表

SY/T 0407涂装前钢材表面处理规范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板式换热机组 Piate heat exchanger UllitS

由板式换热器、水泵、变频器、过滤器、阀门、控制柜、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的整体换热设备。 3.2

一次侧 Prilnary CirCUit Side

指热量或冷量的提供侧。

3.3

二次侧 SeCOndary CirCUit Side

指热量或冷量的接收侧。

3.4

汽-水板式换热机组 Steain-Water Plate heat exchanger UnitS

一次侧介质为蒸汽、二次侧介质为水的板式换热机组。

3,5

水-水板式换热机组 WateIWater PIate heat exchanger UnitS

一次侧、二次侧介质均为水的板式换热机组。

4型号编制

4. 1.23位表示二次侧使用范围:生活热水系统一“S”空调系统一“K气散热器采暖系统一“C”地 板辐射采暖系统一“F”当二次侧使用范围有两种以上时,字母之间用“ • ”隔开。

4. 1,34位表示热负荷。

4. 1.45位表示一次侧热媒的介质:热水一“R”蒸汽一“Q”冷水一“L

4.1.56位表示一、二次侧设计压力。

4. 1.67位表示控制等级,按表1分为两级。

1板式换热机组的控制等级

级 别

控制功能

I

温度控制+水泵变频+热量计量

U

温度控制+水泵变频+热量计量+通讯功能

热负荷4.0 MW,用于散热器采暖系统,一次侧设计压力1.6 MPa,二次侧设计压力0,6 MPa,一次 侧热媒的介质为高温热水,具有温度控制、水泵变频、热量计量、通讯功能的板式换热机组表示为:

BJC—4. 0 RIt 6/0. 611

5基本参数

2板式换热机组的额定热负荷

额定热负荷/MW

0. 1

0. 3

0. 5

LO

1. 5

2.0

3.0

5. 0

7,0

10. 0

5.2机组的设计温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3板式换热机组的设计温度

项   目

温度/C

供水(汽)

回水

一次侧

蒸汽

≤250

热水

≤200

空调冷水

≥0

二次侧

散热器采暖

95

70

生活热水

≤60

空调热水

60

50

空调冷水

7

12

地板辐射釆暖

≤60

6 —般规定

6.2底座和支撑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板式换热器的两侧应留出维修空间。

6.3在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宜设置带阀门的旁通管道,其管径宜与水泵出卩管径相同。

6.4循环水泵电机功率大于15kW的系统,应在循环水泵的人口和出口设置一个带止回阀的旁通管, 其管径宜与循环水泵的出口管径相同O

6.5循环水泵的进出口应设置软接头,循环水泵应有减振措施。

6.6 一次侧介质为蒸汽时,其介质在管道内的流速应小于50 m∕s,—次侧介质为热水时,其介质在管 道内的流速应小于2.5 m/s二次侧介质在管道内的流速应小于3 m/sO

6,7在水-水机组中,一次侧的电动调节阀宜设置在供水管上,热量表宜设置在回水管上∙

&8在汽-水机组中,一次侧的蒸汽管上应安装电动(气动)调节阀和流量计,电动调节阀的前后应设置 阀门,并应设置带阀门的旁通管道O

6. 10在汽「水机组中,应设置能连续排水的疏水阀,疏水阀的选型应符合GB/T 12712的要求。

6. 11补水点宜设置在循环水泵入口处•

6. 12控制系统应满足下列环境要求:

a) 运行温度2笆〜40t

b) 储存温度:一2OC70P

C)相对湿度(运行或储存):(595)%(无结露)。

6. 13机组应设置固定的吊装点。

6. 14机组运行的噪声应符合GB 3096的要求。

7板式换热器

7.2板式换热器的面积按公式ɑ)计算,

F=⅛×1°3

式中:

F——板式换热器的理论计算面积,m%

Qn——设计热负荷,kW

K——传热系数,W∕(m2 ∙ C) 7.3板式换热器板片的材质应根据工艺所使用的介质选取。

δt——换热器的平均温差,r O


Ill


8水泵

& 1徳环水泵

G = K —-6^d— •• CPef)

式中:

G--循环水泵流量»t/h

二次侧循环水回水温度,P;

12——二次侧循环水供水温度;

Qn——设计热负荷,kW;

CP-二次侧循环水的平均比热ΛJ∕(kg∙ C)

K——附加系数。

HO = HI + H2 + H3 + H4 + H5

式中:

——循环水泵的扬程ΛPaf

Hl——换热机组二次侧阻力ΛPaf

——热力站内部管道二次侧阻力ΛPa;

H3——二次侧最不利环路的阻力,kPa

H4-最不利用户内部系统阻力,kPa;

H5——计算富裕量ΛPao

8. 1. 1.3生活热水系统的循环水泵按GB 50015的要求选取。

8. 1.2循环水泵不宜超过两台,且不宜设置备用泵。

8. 1,3循环水泵所配的电机应符合JB/T 8680.2的规定。

& 1. 3. 1电机应能与水泵的容量配套运行。

8. 1.3.2 电机的额定电压为220±22)V380±38)V,电源频率为50Hz±2Hzo

8. 1.3.3电机应有密封的接线盒,接线端子应连接每个绕组的末端,并保护接地。

8.2补水泵

& 2. 2 补水泵应符合GB/T 5657JB/T 53058的要求°

8.2.4补水泵的流量应为二次侧系统水容量的4⅜o

8.2.5补水泵的扬程按公式(4)确定。

H = Hb + HK + Hy ——h + 五。 .................................... (4

式中:

H--补水泵的扬程,kPa;

Hb-系统补水点的压力,kPa

HX——补水泵的吸入管路阻力,kPa

Hy-补水泵的出水管路阻力,kPa

h——补水箱最低水位高出系统补水点所产生的静压kPa

Λo一 补水泵计算富裕量*30 kPa~50 kPao

9变频器

a)  功率因数icos^¾0. 98 J

b) 频率控制范围0Hz-50Hz

C)频率精度0 5%

d)过载能力150% 9最小60 SO

9.2应设置动力电缆的接线端子板,电缆接线全部为压接,防护标准为IP40,箱内弱电及强电系统应 独立设置;控制电缆端子板应设置防松件,并用格栅分开不同电压等级的端子。电缆端子应有相序标 记、接线编号。所有装置应正确接地,接地端子应有足够的尺寸连接接地系统。

9.3变频器应有下列保护功能:

a) 过载保护;

b) 过电压保护;

C)瞬间停电保护;

d)输出短路保护&

e) 欠电压保护;

f) 接地故障保护;

g) 过电流保护$

h) 内部温升保护;

i 欠相保护。

94变频器应具有模拟量及数字量的输入输出I/O)信号,所有模拟量信号应为国际标准信号,变频 器应符合电磁兼容的规定。

9.5操作面板应有下列功能:

a) 变频器的启动、停止3

b) 变频器参数的设定控制:

C)显示设定点和参数;

d) 显示故障并报警;

e) 在变频器前的操作面板上应有文字说明,

10阀门及管路附件

10. L3水泵出口应设置止回阀,止回阀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10.1.4在板式换热器的入口管上应设置安全阀,安全阀应符合GB/T 12243的规定。安全阀应按设 计要求确定开启压力和回座压力。

10. L 5在机组的最低点应设置泄水阀,泄水阀宜选用球阀,泄水阀的管径不得小于DNl5

10.2管路附件

10.2.2在一次侧的供水管道上和二次侧的回水管道上(循环水泵入口处)均应设置过滤器,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a) 过滤器应能除去大于或等于2. O mm的微粒,滤网应使用不锈钢;

b) 过滤器应按介质流向安装,其排污口应朝向便于检修的位置。

11防腐与保温

a 汽-水机组和用于制冷的水-水机组,板式换热器和管道均应进行保温;

b) 汽水机组保温后的外表面温度不得大于50°C,用于制冷的水-水机组保温后其外表面不结露; C)板式换热器的保温外护层应为可拆卸式的结构。

12控制和测量设备

12.2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应包括温度传感器或温度变送器、室外温度传感器或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差 压变送器、流量计、热量表、液位变送器或液位开关、电动调节阀、变频器和电磁阀等。

12. 3. 1监控参数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室外温度;

b) 一、二次侧的供、回水温度或蒸汽温度、凝结水温度;

C) 一、二次侧的供、回水压力或蒸汽压力;

d) 一次侧热量或蒸汽流量;

e) 二次侧供水流量;

f) 补水流量、补水箱水位;

g) 循环水泵和补水泵的启停及运行状态等。

12.3.2执行机构应包括电动调节阀、循环水泵变频器、补水泵变频器和电磁阀等。

12.3.3温度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a 用于釆暖的机组二次侧的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或供回水平均温度应能根据室外温度调整;并能 手动设定二次侧的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或供回水平均温度:

b) 用于采暖的机组应能限制一次侧回水温度;

C)用于空调和生活热水的机组应根据二次侧供水温度调节一次侧流量;

d) 根据时间来自动调整二次侧的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或供回水平均温度;

e) 温度控制精度为±2'C°

12.3.4压力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a) 用于采暖的机组二次侧的供水压力或供回水压差应能根据室外温度调整;并能手动设定二次 侧的供水压力或供回水压差;

b) 用于空调的机组应根据二次侧供水压力或供、回水压差调节二次侧流量;

C)取压点位置在机组的二次侧进出口管上或在系统最不利用户的供、回水管上,

d) 应按设定的补水压力来调节补水泵的运行频率,

e) 二次侧应设有电磁阀,当系统超过设定压力时电磁阀应开启泄水。

f) 压力或压差控制精度应为±10kPa;

g) 补水箱应设置水位报警。

12.4.2控制器可在主动和被动方式下与监控中心进行数据通信,通讯方式符合CJJ 34的规定,通讯 应采用国际通用协议。

12.4.3控制柜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控制柜应符合GB 7251. 1GB/T 4942. 2的规定:

b) 柜体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 40

C) 绝缘电压不小于1 Ooo V

d) 防尘应采用正压风扇和过滤层;

e) 进出线宜采用下进下出,测量仪表(电压、电流表)的精度等级不应低于L 5级。应配置启/停、 自动/手动、信号指示等装置。

12.4.4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宜选用具有线性或对数流量特性的阀门.

b) 电动调节阀口径应按阀门最大流通能力大于所需设计流通能力选取。用于水系统的电动调 节阀,阀门最大流通能力定义为阀门全开时,阀门两侧压差为100 kPa时的体积流量τ√∕h),其阀门的 口径应按公式5)计算所需设计流通能力选取;用于蒸汽介质的电动调节阀,其阀门的口径应按制造厂 家提供的图表或程序计算选取。阀门应满足控制对象对阀门可调比率的要求」可调比率按公式6)计 算,阀门可调比率不应低于30,不能满足时应采用多阀并联。

K” = Q —  .........…………………………5 )

√3ρ7ιoo

R =依...................................................(6 )

ʌvr

式中:

R——可调比率'

KV——所需阀门设计流通能力,m3∕h;

Q一阀门设计流量m/h

△少——阀门设计压降ΛPa;

KVS——阀门最大流通能力,m3∕h;

KVr——系统最小流量时阀门流通能力,m3∕ho

C)应按系统的介质类型、温度和压力等级选定阀体材料,满足运行和安全要求.

d) 控制环路可能出现的最大压差值大于阀门的最大关闭压力时,应设置差压控制器。

e) 电动调节阀的阀权度按公式7)计算,阀权度不应低于0. 5,且无汽蚀现象发生。达不到要求 时,应设置差压控制器控制阀门两端压差。

H =

Δp.

式中:

H——阀权度'

∆pk——阀门全开时压降,kPa

∆A ——阀门全关时阀门两端压差ΛPao

f)以蒸汽为介质的电动调节阀应具有断电自动关闭的功能• 12,4.4.2温度计和压力表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安装位置应能反映真实测量值,且易于读取。

b) 应按被测参数的测量误差要求和量程范围确定,最高测量值不应超过设计量程的70%O 12. 4. <3温度传感器或温度变送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温度测量范围应满足被测参数要求,传感器测量精度不低于±1笔。

b) 温度传感器部分时间常数对于室外温度不应大于10 min,对于工作介质不应大于40 So 12.4.4.4热量表应符合CJ 128的要求。

12.5 电缆

12. 5. 2 电缆应符合GB 12706. I-GB 12706. 3的规定,信号线应采用屏蔽线。

12. 5.3强电线和弱电线应分开布置,安装在不同的线槽内。

13材料及连接

钢板、槽钢和法兰、垫片、三通、弯头、异径接头等管路附件选用的材料应符合表4的规定。

4板式换热机组管路附件的材料要求

材料名称

材质

标准

钢板

Q235-A

GB/T 700

钢管

10号或20号优质碳素钢

GB/T 8163

法兰

Q235-A

GB/T 9112

法兰垫片

石棉橡胶

JB/T 87

弯头、三通、异径接头

10号或20号优质碳素钢

GB 12459

槽钢

Q235-A

GB/T 707

角钢

Q235-A

GB/T 9787

13.2若釆用其他材料加工制造时,其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防腐蚀性能不应低于本标准对材料的要求。

13.3弯头、异径接头、三通应符合GB 12459的规定•

13.4管道的焊接应符合GB 50236的规定,焊接材料应符合GB/T 5117的规定。

13.5管道与设备、阀门的连接应采用法兰连接,其他部分的连接均应采用焊接连接DN≤50 mm

二次侧管道也可采用螺纹连接,

14整机技术要求

14. 1外观要求

14, 1.4汽、水流向、接管标记及机组标志牌完整、正确。

14.2机组在设计压力下,系统不得损坏或渗漏。

14.4水泵运转时应无杂音和其他异常现象。

14.5控制系统整机测试。

14.5.2控制系统应能按设定的时间间隔采集和存储被测参数,储存的历史数据在掉电后不应丢失。

14.5.3控制系统通电后应自动对关键部位进行自检,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后,应能自行恢复到异常 前的状态。

14.5.4控制系统应有日历、时钟和密码保护功能&

14.5.7控制系统的报警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控制器应支持数据报警和故障报警。

b) 故障和报警记录应自动保存,掉电不应丢失。

C)发生报警时,控制器显示屏上应有报警显示和在控制柜内有声或光报警*

14, 5,8 II级机组的控制器还应能在主动或被动方式下与监控中心进行数据通信。当有数据报警和故 障报警时,控制器应能主动将报警信号上传至监控中心.

15试验方法 15.1外观检査釆用目测和尺寸测量检査,检査结果符合本标准14. 1条的要求。

15.2整机强度试验•

15. 2.4

时,保持10 min,再次检査系统有无渗漏,无渗漏时将系统压力升至试验压力,并保持10 min,然后降至 设计压力并保持30 min后,带压进行检査,应符合本标准14. 2条的要求。

15.2.7强度试验合格后,应及时排空机组内的积水(J

15.2.8每次强度试验应有记录,并存档。

15.3机组的管路及设备的压力降试验。在机组的一次侧和二次侧的进出口分别安装压力表,按设计 流量运行时读取进出口压力表的差值,应符合本标准14.3条的要求。

15.4水泵运转试验。将机组放置在测试台上或现场,并接通水、电,按设计流量运行30 mino检査水 泵,应符合本标准14. 4条的要求。

15.5控制系统整机试验。

15.5.2在控制器操作面板上读温度、压力等参数,并直接在控制器操作面板上启停补水泵、循环水泵、 电磁阀等,增加或减少变频器的频率,增加或减少电动调节阀的开度,应符合本标准14. 5. 1条的要求。

15.5.4

合本标准14.5.5条的要求。

15. 5. 7设定供水温度和压力的上限值或下限值,调节电动阀的开度和调整变频器的频率,检査系统供 水温度和压力,应符合本标准14. 5. 6条的要求。

15.5.8在控制器的操作面板上应显示报警,同时伴有声光报警;以突然断电的方式停止控制器的运 行,再开启后,应符合本标准14. 5. 7条的要求。

15, 5. 9控制器上有与监控中心连接的通讯接口,应符合本标准14. 5. 8条的要求。

16检验规则

5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一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技术要求条款

试验方法条M

1

外观检验   —

14.1

15. 1

2

整机强度试验  一

「    J

J

14.2

15. 2

3

管道及设备的压力降试验

" —

--

14. 3

15, 3

4

__ ʃj     __________, I.-.   I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水泵运转试验____

J —

14. 4

15. 4

5

控制系统整机试验  —

J

14.5

15. 5

注广表示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

16.2出厂检验应逐台进行,并出具检验合格报告。

16.3型式检验

16.3. 1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批量投产前;

b) 产品在设计、工艺、材料上有较大改变,可能对机组的热工性能和阻力产生较大影响时;

C)停产满一年再次生产时;

d)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16.3.2型式检验的抽样应在成品中随机抽取,每种规格产品不少于1台:检验过程中,如发现任何一 项指标不合格时,应在同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复检其不合格项目,若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1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7. 1 标志

a) 制造厂名称和商标;

b) 产品名称、型号及规格;

C)设计热负荷MW

d) 设计温度°C

e) 设计压力MPa

f) 一、二次侧设计压力降ΛPa;

g) 一、二次侧设计流量,mVh;

h) 一、二次侧接管标记;

i)  净重kg

j) 充水后总重,kg

k) 额定电压,V

D额定电功率ΛW;

m) 出厂编号;

n) 生产日期。

17.2 包装

17.2. 1机组和附件、备件、技术文件(包括使用说明书、合格证、装箱单、产品总装图、产品系统图、电气 原理图及接线图、出厂检验文件等)一起牢固包装,紧固于箱内。包装箱应符合GB/T 13384的有关 规定◎

应清除机组内的残余物,所有管道端口应封闭,法兰、盲板等密封面、各种零件的螺纹部分均应采取 涂油防锈措施。

17.2.2包装箱外面应标明的内容:

a) 收货单位地址及名称;

b) 产品名称及型号f

C)外形尺寸(m)

d)  总重量(kg)

e) 制造厂名及厂址;

O包装日期;

g) “向上气“防潮”等注意事项及标记。

17.2.3使用说明书内容应包括:

a)制造厂名和商标;

b)


17.2


17.3

17.4


工作原理和结构;

技术参数、重量、外形尺寸及外连接口尺寸;

使用介质和温度$

主要零部件的材质;

安装、使用、维护及保养说明,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对运行管理人员的要求。

产品合格证内容应包括:

制造厂名和出厂日期;

产品型号规格3

执行标准编号;

板式换热器、水泵、阀门、过滤器等设备的产品合格证明;

出厂检验报告;

产品编号、合格证号、检验日期、检验员标记。

产品及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剧烈震动,防止日晒、雨淋及化学物品的浸蚀。

产品及其部件应贮存在通风干燥、无易燃烧、无腐蚀性物质的仓库内,临时存放应用防雨布盖严,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板式换热机组工艺控制系统流程



A. 1汽-水机组工艺控制流程图(见图A. I)O



A. 1


A. 2水-水机组工艺控制流程图(见图A. 2)



远传通讯


一级管网回水



现场控制器

补水箱水位信号

补水泵


A.3生活热水机组工艺控制流程图(见图A. 3),

远传通讯


现场控制器

—[⅛<1          I            ¾⅛j I 'H R

级曾网回水


A.4机组工艺控制流程图图例。



A. 3



≈ 生活热水供水


生活热水循环管


—H一级管网供水管    2^ 二级管网供水管 M — 补水管


HRl--级管网回水管 HR2二纸管网回水管


^" ""循环水管


DS^—生活热水供水管       球阔


―止回阀


®  压力表

©  温度计

变频控制柜


疏水向

室外温度传感畧

流景变送器

压力变送器


配   安全阀

@  积分仪

电做岡

留  电动调节禅



—s 一蒸汽管

-C-凝结水管

—b<H-槻止间

3^除污器

T=H流量计

ffi□ 热量表

@ 温度报警连锁


©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板式换热机组安装使用条件

B. 1

B. 2

B. 3

B. 4


机组的搬运应按照制造厂提供的安装使用说明书进行,应避免将机组上的设备作为应力支点。

安装过程中,应注意易损仪表的保护,必要时可将易损仪表拆卸后保管,调试时再安装。

安装前应核对基础尺寸,无误后方可安装。

机组应有接地保护装置,接地电阻应小于或等于4Q,并应符合GB 50174GB/T 2887的要求。

对接地线的具体要求如下:

a)单独热力站对接地线的要求按图B L

引下线

斷接卡

JS⅛⅛40X4tnτn

¢19


3m~5m


3m~5m


3m~ 5m


L垂直接地体釆用地钎,水平接地体采用镀锌扁钢。

2:距地面L8m处设置断接卡以备测试用,地面以上部分2 m内应安装塑料保护管.

B. 1

B. 5

B.6

B. 7

B.8

B.9

B. 10

B. 11


b)热力站位于建筑物地下室时,可利用建筑物基础内的钢筋做接地装置。

机组内的热媒水和补给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CJJ34的规定。

变频器的控制柜必须有良好的散热和防尘功能,其设计要求应符合GB 50054的规定。

机组在运行前,与之相连的系统应单独进行水压试验,并做到清洗完毕,

机组运行调试阶段,应按说明书的要求定期拆卸清洗过滤器•

运行人员应严格按照制造厂家提供的操作规程操作•

机组停运后,应采取充水保养措施。

对需要带电维护的控制器及系统,机组停运后应不断电。